七月流火。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悄然來臨,張家界市果斷地按下了暫停鍵。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有這樣一群人便沖了上去……這群人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場上,流淌著不忘初心的血液,烙刻著向前沖鋒的印記,回蕩著為民奮戰的心聲。--題記
“我當信息記錄員!”
7月28日,張家界市確診1例感染者,29日全員核酸檢測。中天鷺鷥小區有1400多人,第一次核酸檢測沒經驗,醫務人員、工作人員少,群眾越集越多,電喇叭在高聲呼喊:“急需一名信息記錄員……誰來!”這時,隊伍中一個響亮的聲音,“我來”!這個聲音從張宏安同志口中發出。
第一次核酸檢測個人信息錄入是全手工,37度的高溫既要動嘴,又要動手,他口罩換了一個又一個,水筆寫了一只又一只,汗水早已濕透了衣服,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口罩是他唯一的防護。當一名學生鞠躬叫一聲“校長好!”他僵直著身子,眨巴著被汗水浸泡的眼睛,對學生點頭微笑,人們才知道,他是張家界敦誼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全市優秀共產黨員。
近8小時一個動作姿勢的工作,對于已過知天命的人來說,要何等的毅力!回到家里,躺在沙發,一朋友打來電話:“你膽子夠大,僅憑一個口罩,接觸了那么多的人,我得離你遠點……”,是的,現在想起來有些后怕,他說:“現在離我遠點,是為了早日和你近點”。
有了后怕,后來當信息員,便穿上防護服,雖然有信息技術設備,但6小時穿防護工作的日子簡直是折磨,外面太陽炙烤,密不透風,里面的衣服可以擰出水來,他沒叫一聲苦,說一聲累,義務為群眾兢兢業業地戰斗著。穿防護服難,脫防護服更難,規范的程序,一絲不茍的操作,他體會到醫生的艱辛,暗自想:我要為疫情防控做點事了。
“我要當志愿者!”
7月30日,全市累計感染病人5例,防控形勢嚴峻。核酸檢測密度廣度加大,隔離人員增多,國家、省及兄弟市、縣醫療救援隊紛紛趕至張家界,防控人手不夠。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緊急招募志愿者,看到招募令,張宏安坐不住了,他第一個報名參加,并發出“我要當志愿者”!的倡議,當“招募令”發到學校群里,不到一個小時報名者達78人,在市內的黨員全部報名,后經黨總支在線視屏會議審定,選拔出不在高風險區、不是紅碼人員共45名黨員和積極分子組成突擊隊,奔赴永定辦事處解放社區16個核酸檢測點支援。8月5日下午3時,45名敦誼志愿者續數趕到,他做了簡單的動員安排后,每4人一組,在社區干部的帶領下,奔赴各核酸監測點支援。8小時的工作,敦誼志愿者們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深受群眾稱贊和社區領導的好評,當志愿者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時,已是晚上11點鐘,有的志愿者才吃上晚飯。晚上11:30張宏安同志,挨個兒給志愿組長打電話慰問、鼓勵。
8月15日,敦誼第二批志愿者23人將承擔更艱巨的任務,前去張家界學院隔離點準備房間,要將學生寢室做隔離房間布置成賓館,難度顯而易見,張宏安校長把這最艱巨的任務接下來,他一馬當先,沖鋒在前,帶領志愿者們既當清潔工、搬運工,又當消毒員、服務員?!扒鍧嵐ぁ眰儼哑邔訕欠壳鍜叩酶筛蓛魞?,拖了一遍又一遍,再把垃圾運送出去,干得熱火朝天;“搬運工”們把一張張床,一摞摞被子、床單、枕頭,一套套衛生用品,搬進各樓層,沒見一個人叫累;“消毒員”們一間間、一件件的噴灑藥水,沒人說煩;“服務員”們把一床床被子鋪的平平整整,把物品擺放的整整齊齊,沒一個人叫苦。當疫情防控總指揮部領導、專家來隔離點驗收,豎起大拇指的肯定,他們的臉上綻開了笑容。
140余個房間的布置完成了,疫情解除后的寢室恢復工作,第三批敦誼志愿者又會沖上去。
敦誼小學23名志愿者們中,50歲以上有10人,最大的59歲。其中,女老師9人,校級班子4人,黨員11名。他們帶著黨的囑托,戰斗在抗疫第一線,吃住在隔離點,他們是一群最美的逆行者。
張宏安同志自7月29日起一直戰斗在抗疫第一線,他說:“病毒不滅,我不退”,10多天中,他白天去張家界學院隔離點當志愿者,晚上義務到小區卡口點值守,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一絲都沒有松。
“一個都不能少!”
全市的疫情戰役如火如荼,學校的防控工作一刻也不能松,疫情的起始時,張宏安校長主持召開了班子成員線上視頻防控會議,他強調:敦誼全體師生,居家隔離,聽從指揮,開學時,師生一個都不能少,百分百的返崗返學;聯系年級組、教研組、處室組領導要摸清老師的去向情況,老師要摸清學生的居家情況,健康狀況,每天在學校釘釘平臺上報平安,說去向,確保第一個100%。8月上旬,確診病例不斷增加,疫情防控吃緊,有的一線醫務人員、防控人員子女成了“留守兒童”,張校長接到指揮部“認領防控戰士子女輔導”的任務后,緊急召開了第二次線上包組行政視頻會議,指出:凡屬在敦誼小學就讀,抗疫一線人員的子女,認領輔導一個都不能少,確保第二個100%。8月中旬,是和病毒肉搏的關鍵時刻,網格化封閉管控,24小時連續作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參與其中,指揮部號令: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公職人員積極投入到抗疫一線,堅決打贏抗疫攻堅戰,在第三次視頻會中號召:敦誼小學黨員干部、公職人員,積極響應號召,下沉社區、小區參與防控,一個都不能少,確保第三個100%。
三個百分百,管好了責任田,確保了“一個都不能少”。目前,據區教育局數據顯示,敦誼小學認領輔導抗疫子女,黨員及公職人員社區報到率兩項均是100%,居城區學校之首。我們有理由相信,第一個100%定會實現。
近一個月的疫情防控,張宏安整個人消瘦了一圈。為剿滅疫情,他沖鋒在前,為了人民,他不怕艱險,他在張家界學院隔離點上,動員會說:“共產黨人永遠都是志愿者,永遠都應走在最前列”。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這場抗疫戰爭中,張宏安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他舉起了一面旗幟,形成了一個堡壘,表達了一個中國共產黨人的本色。
來源:張家界人大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