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田縣新圩鎮人大主席團,緊緊圍繞人民群眾的期盼訴求,認真行使憲法法律賦予人大各項職權,努力把立法、監督、決定、代表工作和自身建設提高到新的水平。
將需求清單化為責任清單
人大代表聯絡站,為人大代表開展活動,接待選民,收集社情民意提供了平臺。代表聯絡站通過集鎮趕圩的時間安排縣、鄉代表接待群眾來訪,將代表聯絡站變成“民意”超市。認真履行“三個一”(一杯茶、一句問候、一張笑臉)、“三個認真”(認真傾聽、認真記錄、認真解答),充分發揮了人大代表作用,把人民群眾的急需解決的事情及時的收集辦理或交辦給相關單位辦理。換屆以來,代表聯絡站共接待群眾120多起,讓群眾揣著疑問來,帶著滿意回,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把代表建言做成民生實事
新圩人大主席團認真對待代表提出的各項建議和意見,做到了代表提出的建議、意見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
通過組織代表,深入調研走訪,換屆以來在縣人民代表大會上提交建議20多件,涉及交通、水利、醫療、文化、民生等各方面,為全縣發展建議獻策,建議總數和人均建議數在全縣排名靠前。
“我們要立足發展需求、關注短板弱項、聚焦民生改善,高質量辦好每件代表建議”新圩鎮人大工作人員說
讓法律法規融進群眾心中
新圩人大主席團定期組織部分縣、鎮人大代表,利用農村的生產生活習慣開展法治宣傳。
參與農村婦女們的“茶會”,邊喝茶邊聊天,讓法律知識在不知不覺中深入他們的腦海,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也占據了法治宣傳的“半邊天”。
利用調解農村矛盾糾紛的機會,把相關法律條款和公序良俗宣傳出去。做到調解一個案子,教育雙方當事人,輻射一個村。
利用各村村民群眾代表大會會議和各種文化下鄉的機會開展人大釋法,人大組織學習相關法律知識業已成為了各村開大會的標配。
通過一系列的宣傳、調研、實踐,新圩鎮人大工作緊貼農村實際,抓住共成點,在廣大農村掀起學法用法熱潮,法治思想在群眾心中逐漸形成。
來源:新田縣人大
作者:周頂 蔣林彬
編輯:黃飛飛